
阻碍孩童般的信心的潜意识信念
耶稣呼召我们成为孩童,以便经历上帝和祂的国度。想象一下,一个孩子举起手臂叫他爸爸,或者跟着他爸爸跑。在他灿烂的微笑中,有这样的纯真、敬畏和期待。这就是我们对上帝的信仰吗?
(English > The subconscious beliefs that block childlike faith | 繁體中文 > 阻礙孩童般的信心的潛意識信念)
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,使他站在他们当中,说:「 我实在告诉你们:你们若不回转,变成小孩子的样式,断不得进天国。所以,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,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。《马太福音》第18章2-4节
当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以孩童般的方式,体验到上帝无条件的爱时,通常是因为我们在一生中不知不觉地、无意地触及了各种不虔诚的灵、情感和精神障碍和信仰。我们可以在心里说父亲是好的,但在心里认为父亲是真的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心中孩童般的信心?
1. 自我弃绝
我们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。当我们拒绝或不喜欢自己的某些部分时,我们本质上就是在拒绝上帝创造的某些部分。有些人可能会问:「 我为什么要出生?」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,我们没有意识到,我们指责我们的天父是残忍的,并质疑祂的仁慈。
这是撒旦最致命的陷阱之一。魔鬼首先引诱我们讨厌自己的某些部分,慢慢地怨恨神,放弃希望。当我们落入这种恶魔的陷阱时,我们把自己交给了控告上帝的人。我们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这样做了,因为这些谎言已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埋了太长时间。
祸哉!那对父亲说:「 你生的是什么呢?」或对母亲(原文作「 妇人」)说:「 你产的是什么呢?」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,就是造就以色列的如此说:「 将来的事你们可以问我,至于我的众子,并我手的工作,你们可以求我命定(「 求我命定」原文作「 吩咐我」)。《以赛亚书》第45章10-11节
在我们能认识父神为他的儿女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邀请他的灵来医治我们童年的焦虑。缺乏自尊、自我怀疑、自我排斥和自我谴责的根源,往往是由于儿童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困惑、伤害或恐惧经历,而这些人是儿童得到认可的关键来源。例如,由于他们自己也受过伤害,一些父母可能会公开或隐晦地迫使孩子表现得如此努力,以至于他们的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自我价值。有些家庭的爱会让人觉得很有条件,很缺乏,或者只是有点遥不可及。这让孩子们感到沮丧和气馁。
你们作父亲的,不要惹儿女的气,恐怕他们失了志气。《歌罗西书》第3章21节
小孩子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,担心自己不值得拥有、不被需要、不可爱或无足轻重。由于害怕被拒绝、被忽视或被抛弃,他们变得内向,「 隐藏」或关闭自己的心。如果被逼到绝望的地步,他们可能会诅咒自己:「 我没用」、「 我不可爱」或「 我愚蠢」。
这样的想法太普遍了。撒旦越成功地引诱我们攻击自己,牠在我们生命中获得的力量就越大。由于自我判断或自我谴责的结果,有些人甚至希望消失或幻想他们的葬礼。在最极端的情况下,自我排斥会导致抑郁甚至自杀。所有贬低人类生命的想法都不是来自上帝。
通过认同这些关于他们真实价值的错误信念,受伤的孩子给了撒旦一个立足点,继续折磨他们,直到他们承认或者想要悔改这些破坏性的内心想法。毫无疑问,言语对一个人的情绪、内心生活甚至身体健康都有致命的影响,这包括我们对自己说的话。
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,是不止息的恶物,满了害死人的毒气。《雅各书》第3章8节
当我们为拒绝自我而悔改,为同意撒旦说我们是愚蠢的、没有价值的、没有意义的、或者应该死而悔改时,我们也必须为误解和亵渎上帝的良善和完美的品格而向上帝忏悔。我们不应该同意撒旦的观点,我们现在必须同意上帝的观点,我们是良善的,因为祂用心设计和创造了我们。即使我们的人生一开始不顺利,上帝也完全有能力让我们身边的一切再次变得美丽。祂是完美的父,为我们解除对坚定不移的爱、接纳和赞许的渴望。
神造万物,各按其时成为美好,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(「 永生」原文作「 永远」)。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,人不能参透。《传道书》第3章11节
参看为自我拒绝和自我怨恨而悔改的祷告
2. 表现
这个世界追求的是「 更大、更好、更快、更强」,并向我们承诺,我们将永远「 享受我们努力的回报」。
可悲的是,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基于表现的心态,带入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中。是的,我们要深思熟虑,「 用恐惧和战兢来成就我们的救恩」,但我们也要记住「 是上帝在我们里面作工」。「 圣灵是从内而外改变我们的。我们可以简单地在上帝面前休息,知道我们是被爱的。表演的灵会腐蚀我们的心,使我们把上帝看作「 天上的管理者」,而不是我们的天父,他爱我们只是因为我们是祂的孩子。
这样看来,我亲爱的弟兄,你们既是常顺服的,不但我在你们那里,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,更是顺服的,就当恐惧战兢,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;因为你们立志行事,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,为要成就他的美意。《腓立比书》第2章12-13节
3. 仇恨,痛苦,批判和不饶恕
我们中那些经历过伤害、拒绝或不公平待遇的人,可能心怀仇恨、痛苦、评判或不饶恕。虽然这些情绪对我们来说可能是公平和合理的,但它们实际上阻碍了我们认识上帝,因为它们违背了上帝的性格。祂是爱、恩典和饶恕的本质。如果一个人的心与上帝的心相反,他就不可能希望看到或认识上帝。
我们因为爱弟兄,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。没有爱心的,仍住在死中。凡恨他弟兄的,就是杀人的。你们晓得凡杀人的,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。《约翰一书》第3章14-15节
4. 对父母的盲目崇拜
圣经在我们与生身父母和永生父的关系上作了区分。我们要尊敬我们的父母,但要用我们所有的心,灵魂和思想来爱天父。
第五诫是孝敬父母。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、教育和供养我们的父母。然而,这并不包括因为我们想取悦他们,从而屈服于他们不虔诚的欲望或控制。我们首先需要效忠的是我们的天父,祂是创造我们,给我们呼吸的那一位。
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长寿。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。《以弗所书》第6章2节
耶稣对他说:「 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,爱主你的 神。《马太福音》第22章37节
人们崇拜他们的父母有不同的原因。对一些人来说,它是关于孝道(孝),儒家学说教导人们,他们永远被他们的父母和祖先所束缚,因此我们存在是我们欠他们的。这是一种教导,把我们作为我们的「 创造者」和主人束缚在其他人类身上。我们最终会先服务人,而不是上帝。请参阅孝道(孝、肖),源于儒家的家庭规则。
虽有称为神的,或在天、或在地,就如那许多的神,许多的主。《哥林多前书》第8章5节
你们中间不可有人使儿女经火,也不可有占卜的、观兆的、用法术的、行邪术的、用迷术的、交鬼的、行巫术的、过阴的。凡行这些事的,都为耶和华所憎恶,因那些国民行这可憎恶的事,所以耶和华你的 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。《申命记》第18章10-12节
崇拜父母的另一个原因是,为了在竞争中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关注。在家里有虐待、偏袒或忽视的地方,我们可能会潜意识地渴望取悦父母,以赢得我们认为自己应得的爱。无论我们多大,我们都渴望听到他们说些什么,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他们的孩子。
有时候,事实恰恰相反。我们对父母之爱的看法,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是如此的重要,以至于我们甚至看不到上帝的爱。
也许我们的父母控制欲很强。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自动地做一些我们认为可以「 维持和平」的事情。当我们这样做时,我们是在无意识地寻求父母的情感和道德支持或认可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应当反思谁是唯一真正永恒的父。
「 人到我这里来,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弟兄、姐妹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(「 爱我胜过爱」原文作「 恨」);《路加福音》第14章26节
5. 对父母的怨恨
如果父母难以捉摸、令人恐惧或缺乏爱心,孩子们会找到保护自己心灵的方法。他们学会了不去信任别人,也不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爱情上。这反过来又削弱了他们相信上帝或相信上帝爱他们的能力。
神说:‘当孝敬父母’,又说:‘咒骂父母的,必治死他。’《马太福音》第15章4节
在悲痛中,我们可以大声呼喊:「 为什么我的父母这么坏?」或者在内心发誓:「 我永远不会像他们那样!」「 我们按照他们不会做的事情来生活。他们是我们的基准,而不是上帝本身。
慢慢地,我们开始下意识地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上帝-我们用同样的眼光来评判或鄙视我们的父母。我们相信撒旦的谎言,例如「 父神不是良善的,也不是可信任的」,「 他不与我同在」,「 他离弃了我」。许多人不知不觉地按照他们地上父母的样子来塑造父神的形象,并且永远不会离开那些亵渎神的形象,直到他们奉耶稣的名悔改,才能看得更清楚。
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。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。耶和华喜爱义人。《诗篇》第146章8节
6. 内在誓言
我们很少再三考虑,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做的事情。许多我们内在誓言、思维模式和自我信念都是刻骨铭心的「 个人戒律」,它们自动地支配着我们的生活。因此,我们很难对圣父抱有孩子般的信仰。我们拒绝拥有另一个我们心中的主人-直到我们放弃我们的个人诫命,用上帝的真理来代替它们。
例如,我们可以宣布:「 我的心属于父神,我将把它赐给他,使他得到安慰、医治、复原和指引」,并放弃内在誓言:「 我要保护我的心」。或者我们可以说:「 我要完全依靠给我完美智慧、谦卑和力量的父神」,而不是说:「 我要永远独立。」参看,破除内在誓言。
又要以耶和华为乐,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。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,并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《诗篇》第37章4-5节
7. 反抗的爱
没有一个信徒愿意被称为魔鬼的孩子,但是圣经说,如果我们明知自己违背了天父的心意,却继续故意犯罪,我们就是这样的人。圣经说,如果我们故意选择犯性的罪或通奸,或继续贪婪、嫉妒、辱骂、挑唆、偷窃、醉酒、杀人、欺骗或做男妓,我们将无法经历上帝(哥林多前书6:9-10,启示录22:15,加拉太书5:19-21)。
天父上帝不会审判那些通过悔改和拯救来寻求帮助战胜罪的人,但祂会审判那些不这样做的人。没有一个「 魔鬼的孩子」能真正地爱或认识上帝,他们的真父。
从此就显出谁是 神的儿女,谁是魔鬼的儿女。凡不行义的就不属 神,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。《约翰一书》第3章10节
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国吗?不要自欺,无论是淫乱的、拜偶像的、奸淫的、作娈童的、亲男色的、偷窃的、贪婪的、醉酒的、辱骂的、勒索的,都不能承受 神的国。《哥林多前书》第6章9-10节
8. 偶像崇拜,巫术和神秘学行为
当涉及到偶像崇拜、祖先崇拜、算命、灵媒、占星术、幸运符等神秘学行为时,上帝不会躲躲闪闪。祂告诉我们,我们当着祂的面辱骂他,我们的名字就成了祂的咒诅。许多亚洲家庭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天父上帝有完全不同的观点。祂认为这种行为令人厌恶,是对个人的侮辱。
这百姓时常当面惹我发怒,在园中献祭,在坛(原文作「 砖」)上烧香。在坟墓间坐着,在隐密处住宿,吃猪肉,他们器皿中有可憎之物作的汤。你们必留下自己的名,为我选民指着赌咒。主耶和华必杀你们,另起别名称呼他的仆人。《以赛亚书》第65章3-4,15节
惟有胆怯的、不信的、可憎的、杀人的、淫乱的、行邪术的、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,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,这是第二次的死。《启示录》第21章8节
偶像崇拜的一个危险影响是,它教导我们把父神看作另一个偶像,我们向他祈求好运和祝福,但我们与祂并没有真正的关系。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接近上帝的时候,我们已经阻止自己把上帝看作我们的天父。
9. 将我们的境遇等同于父神的品格
许多人都迷上了丰盛福音的信息,它传播的错误信念是,因为上帝是好的,祂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福和容易。本质上,我们把创造了所有行星的至高无上的父亲贬为我们的仆人!我们不惧怕万能的主,也不了解祂的神圣。
如果上帝的独生子在世上忍受了巨大的苦难,我们也会。我们的天父允许我们经历困难,以便我们学习如何茁壮成长,站立强壮,并在烈火中保持对祂的忠诚,就像耶稣一样,因此,有一天,可以分享耶稣的荣耀和天上的产业。这是父爱的管教。
你们蒙召原是为此,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,给你们留下榜样,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。《彼得前书》第2章21节
当失散多年的孩子与他们的亲生父母团聚时,他们可能仍然会感到有点格格不入,需要重新学习他们的家庭方式。同样,有一个完全恢复的过程,与父神的关系需要一些意向性和时间,但我们追求纯洁和神圣,求上帝除去我们的邪恶的精神,情感和精神上的障碍,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再次软化成孩子的状态。
若有人在基督里,他就是新造的人,旧事已过,都变成新的了。一切都是出于 神,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,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。这就是 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,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,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。所以,我们作基督的使者,就好像 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。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 神和好。《哥林多后书》第5章17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