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所犯的錯誤是自覺不配神

操練 / 情緒管理
我們自認不配接受神的愛是合情合理的,因為我們都是人類。我們在聖潔無瑕的神面前都是罪人。神向我們施慈愛-不是因為我們的優越或已經證明我們的價值;而是因為祂是美善和配得一切的讚美。對很多人來說,不配的感覺令人不安。因此我們要謙卑承認自己的感受,尋求神,接受祂的管教和復修。有時候,我們的自我批判、自我譴責、自我麻木、自我排斥,都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。

(English > Mistakes we make because we feel unworthy of God | 简体中文 > 我们所犯的错误是自觉不配神)

 

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;《羅馬書》第3章23節

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,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。為義人死,是少有的;為仁人死、或者有敢做的。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,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。《羅馬書》第5章6-9節

以下是一些不健康的回應:

  • 工作|我們覺得必須做些什麼來證明配得神的愛和關注。
  • 不信|我們很難相信神會愛一個不完美的我。
  • 絕望|當我們與神相比,我們是多麼渺小和有罪,那隔膜永不能消除。
  • 躲避|當我們看到自己墮落的天性,覺得羞恥、恐懼、不潔,便本能地躲避我們聖潔的神。

不單只有我們覺得不配神

當我們看到有些偉大的神人,他們也有自覺不配的想法。事實上,我們必須擁有同樣的行為,因為神悅納一個謙卑和懊悔的心。

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;神啊,憂傷痛悔的心,你必不輕看。《詩篇》第51篇17節

  • 亞伯拉罕覺得不配跟神說話,自稱是塵土和灰燼|「亞伯拉罕說:我雖然是灰塵,還敢對主說話。」《創世記》第18章27節
  • 摩西覺得不配在埃及法老面前代表耶和華神|「摩西對神說:我是甚麼人,竟能去見法老,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?」《出埃及記》第3章11節
  • 大衛王覺得不配受神的祝福|「於是大衛王進去,坐在耶和華面前,說:主耶和華啊,我是誰?我的家算甚麼?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?」《撒母耳記下》第7章18節
  • 施洗約翰覺得甚至不配為耶穌提鞋|「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,叫你們悔改。但那在我以後來的,能力比我更大,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。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。」《馬太福音》第3章11節
  • 門徒彼得在耶穌的面前自覺有罪不配|「西門彼得看見,就俯伏在耶穌膝前,說:主阿!離開我,我是個罪人!」《路加福音》第5章8節
  • 使徒保羅覺得不配蒙召|「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,不配稱為使徒,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。」《歌林多前書》第15章9節

自慚不配神並非不正常。它只不過是我們墮落本性的自我確認。

若我們用人類有限的理解去明白神,必會對神的慈愛和能力造成一個可悲的誤會-規範了神的愛。若我們願意在神面前謙卑,藉著聖靈的幫助,我們必會經歷祂的美善和仁慈。

但到了神─我們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,他便救了我們;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,乃是照他的憐憫,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。聖靈就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,《提多書》第3章4-6節

感謝神,祂並不喜悅那些最偉大的、最有能力的,或是最完美的。祂喜悅那些真心獻上和順服的。

弟兄們哪,可見你們蒙召的,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,有能力的不多,有尊貴的也不多。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,叫有智慧的羞愧;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,叫那強壯的羞愧。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,被人厭惡的,以及那無有的,為要廢掉那有的。使一切有血氣的,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。《歌林多前書》第1章26-29節

有好些原因使我們專注在不配而取代神的恩典

在心靈更新之前,我們會被自己對事情的看法造成了錯誤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
錯誤1: 我們誇大自己的罪行

惟有一種罪是永遠不得赦免的-褻凟聖靈的罪。除此之外若我們肯悔改,就沒有任何罪不得神恩典的赦免。

所以我告訴你們: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,惟獨褻瀆聖靈,總不得赦免。凡說話干犯人子的,還可得赦免;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,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。《馬太福音》第12章31-32節

甚至大衞壬、門徒彼得和使徒保羅都曾犯過明顯的罪:

  • 姦淫、謀殺、說謊和詭詐|大衛王跟他的忠心將領烏利亞的妻犯姦淫,然後試圖掩飾自己的罪行,反而把烏利亞送上死亡的戰場。但是他認罪悔改。(《撒母耳記下》第11章1-27節)
  • 公然否認和背叛耶穌|門徒彼得曾堅決願意為主死,卻在耶穌受審時三次不認祂。但他認罪悔(《路加福音》第22章31-34,55-62節)
  • 拘捕和殺害神的子民|使徒保羅過去是迫害和縱容殘殺無辜基督徒的。但他認罪悔改。(《使徒行傳》第9章1節)

我們可以見到神不數算我們的罪和過犯,祂最著意於與我們復和並更新我們,以期使祂早已為我們預備的工作得到興旺。

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我們原是他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。《以弗所書》第2章8-10節

事實上,我們的罪愈大,復和就愈大,我們獻上給神的感激也愈大。耶穌指出受赦免愈多的受愛也愈多。在我們中間以為罪多不能拯救的,若藉著認罪悔改,就可以得到如此的盼望和應許。

所以我告訴你,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,因為他的愛多;但那赦免少的,他的愛就少。《路加福音》第7章47節

錯誤2: 我們因羞恥而退縮

人類對待別人會缺乏同情和憐憫的心。結果,我們當中很多人不敢冒險暴露自己的弱點和罪行。尤其是真正的姦淫問題,例如:色情、墮胎、手淫、通姦等。羞恥使我們躲避掙扎不去尋求他人或是神的幫助。我們愈是逃避,就愈覺得不配神。

遮掩自己罪過的,必不亨通;承認離棄罪過的,必蒙憐恤。常存敬畏的,便為有福;心存剛硬的,必陷在禍患裡。《箴言》第28章13-14節

錯誤3: 我們陷入撒旦對神的控訴

撒旦是個陰險的說謊者。牠不會停止指控我們和神的屬性。當我們不站在神的真理上,我們易被惡魔操控性的謊言所誤導。撒旦的目標對準我們的情感作出邏輯性的計劃-聽來像在人類的想法中是真實的,但在神並不真實。

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,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。基督本是神的像。《歌林多後書》第4章4節

耶穌轉過來,對彼得說:撒旦,退我後邊去罷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《馬太福音》第16章23節

以下是一些例子:

  • 「我已求饒恕很多次,我不配再請求。(指控:神不是信實和公義的)」|神的話,說: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」《約翰一書》第1章9節
  • 「神會愛和祝福別人,但不是我,無論我做什麼,我仍比別人不配。(指控:神偏待人)」|神的話,說:「彼得就開口說: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,各國中那敬畏主、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。」《使徒行傳》第10章34節
  • 「我仍是不完美和有罪。我不配神的接納。(指控:神是小器和算計的。)|神的話,說:「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《羅馬書》第5章8節
錯誤4: 我們已經融入世俗的愛的模式

來自世界的愛是有條件的和有表現導向的。它教我們必須:

  1. 「證明我們的價值。」
  2. 「不留餘地。」
  3. 「不容失敗。」
  4. 「拒絕失敗者。」

因這世界的智慧,在神看是愚拙。如經上記著說:主叫有智慧的,中了自己的詭計;《歌林多前書》第3章19節

由於依照世界模式的「努力工作才被愛」,我們就誤以為我們不配接受神的憐憫,因為我們「做得不夠」。神的話告訴我們,祂的方式就是跟世界成反比:

  1. 我們的原則來自呼求耶穌基督的名字,並且靠聖靈的工作把我們潔淨。我們沒有資格證明自己,只有神能。|「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;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並藉著我們神的靈,已經洗淨,成聖,稱義了。」《歌林多前書》第6章11節
  2. 神顯慈悲憐憫,所以我們必須也顯出慈悲憐憫。|「你們要慈悲,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。」《路加福音》第6章36節
  3. 我們在任何境況都要謝恩,甚至在失敗中。|「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」《帖撒羅尼迦前書》第5章18節
  4. 神刻意揀選「失敗者」,為的是使驕傲的、強壯的謙卑。|「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,叫有智慧的羞愧;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,叫那強壯的羞愧。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,被人厭惡的,以及那無有的,為要廢掉那有的。」《歌林多前書》第1章27-28節
錯誤5: 我們仍被捆縛在罪惡的模式中

有時我們合理化地覺得自已不配受神的愛,因為我們不斷重複同樣的罪。其中不乏各種理由,解釋為何我們仍被罪惡捆縛。包括的範圍有:偶像崇拜、世代咒詛、行巫術、或一些未蒙醫治的創傷,都會使我們易於墮入試探中。

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,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、下地,和地底下、水中的百物。不可跪拜那些像,也不可事奉他,因為我耶和華─你的神是忌邪的神。恨我的,我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;愛我、守我誡命的,我必向他們發慈愛,直到千代。《出埃及記》第20章4-6節

這不是躲避神的時候。相反,我們必須藉禁食和禱告祈求神的救贖。神永不定任何人的罪,若我們來求饒恕、復和,和安慰。

錯誤6: 我們將自己的本性投射到神身上

我們犯的另一個錯誤是下意識地相信神就像我們一樣。

  • 我們對某些人懷恨和不滿
  • 我們保留別人惡待自己的紀錄
  • 我們難於饒恕別人甚至自己
  • 我們偏待某些人
  • 我們要求事情按自己的標準達至完美

你們聽見有話說:當愛你的鄰舍,恨你的仇敵。只是我告訴你們,要愛你們的仇敵,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《馬太福音》第5章43-44節

因此,我們不禁會問:「神怎能如此充滿憐憫和饒恕?」我們是用自己墮落的本性來衡量神的屬性。這是一個可悲的錯誤,把神貶低至我們的水平。

錯誤7: 我們以為神與其他偶像崇拜的「神」一般

許多世上的宗教都基於要為證明自己是「神聖的」或「忠誠的」而作工。我們被要求作出施捨和獻金,做慈善事業、朝聖、和舉行某種儀式,以期望有資格獲得祝福作為回報。這會引起焦慮,因我們永不能肯定我們是否做得足夠。神卻不要求仼何這些。祂知道我們即使盡力完成這些表面的功夫,仍然是不愛祂的。

耶穌對他說: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愛主─你的神。這是誡命中的第一,且是最大的。《馬太福音》第22章37-38節

神的恩典和救贖是免費的禮物,準備隨時送給那些尋找祂的人;無須嬴取,無須計較誰比誰更配得到。

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《以弗所書》第2章8-9節

錯誤8: 我們被自己的內在誓言出賣

許多時,我們不意識到自己製造了一套生活法則,立誓做或不做某些事情–和神的十誡沒什麼不同。請參閱:《廢除心裡的誓言與咒詛

當我們打斷任何這些自定十誡,我們會覺得內疚,沮喪、自我譴責,因為我們的罪指控著我們。當我們覺得失敗,自我譴責,我們就同時認為令神失望而值得被定罪。因此,我們覺得不配神,然而神不會定我們的罪。

只是我告訴你們,甚麼誓都不可起。不可指著天起誓,因為天是神的座位;《馬太福音》第5章34節

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,不是要定世人的罪(或作:審判世人;下同),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。《約翰福音》第3章17節

讓我們為自己的不配稱頌神

由此可見,我們以前犯了這些錯誤,是由於人類觀點的妨礙。因此,要把這些對神的誤解扭轉過來是事關重要的,尤其是當他們把神視為不信實、不仁慈,和凶殘的。我們所敬拜的神是富同情及憐憫,不輕易發怒,且充滿慈愛和信實。

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: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,為千萬人存留慈愛,赦免罪孽、過犯,和罪惡,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《出埃及記》第34章6-7節

我們可以看見神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美善,而是因為祂是美善的。祂愛是因為祂就是愛。我們永不配受神的愛。我們永不能報答祂的愛。甚至我們對神不忠,祂仍以信實待我們。為此,我們要永遠的稱頌祂。

我們縱然失信,他仍是可信的,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。《提摩太後書》第2章13節

所以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《希伯來書》第4章16節

見證:從覺得自己不配到明白神的愛

「在我青少年時期,我開始叛逆我的父親。回想起來,我的整個童年都活在恐懼之中。我的父親很慈愛,但又極為嚴格。他努力工作,為我們家提供最好的生活,但幾乎每隔一天會責罵我和我妹妹,因為我們沒有達到他的期望。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,我因為一張考卷沒有取得滿分而遭到他大聲斥責,嚇得我昏了過去。

由於得不到我想要的那種愛,多年來我陷入了不聖潔的性關係。分手後,我覺得很內疚,很羞愧,很不乾淨。我向神祈求饒恕,但我無法原諒自己,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得祂的愛。

我非常感謝一位基督教姊妹糾正了我的想法,並向我展示了聖經中的許多經文,這些經文使我確信,只要我願意悔改並全心全意地跟隨耶穌,神對我的愛是永恆的。從此我的生活開始改變。我不再感到不配神,因為我知道祂接受我的軟弱和錯誤。我可以懺悔地去找祂,祂會張開雙臂歡迎我,這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,而是因為耶穌為我所做的一切。」

願這次分享給您帶來祝福,因您全心全意地愛神、並堅信無論自己如何感覺,祂都愛您。

×

請稍等一下...


你是否已接受耶穌基督進入你的心,讓祂成為你個人的主和救贖主,並把生命獻給祂。

如果沒有,你今天可以做這個禱告。祂正在等待歡迎你。

點這裡